笔趣阁 > 历史小说 > 穿越大楚做始皇 > 第一六二章 铁剑司与江东郡守

  楚王近来无事。

  多在后宫当中,陪伴于王妃青雉、太子熊政左右。

  时至今日,楚王以越女青雉之子为太子的消息,已是传遍诸国,相信用不了多久,这消息就会连楚国都得知。

  寝宫之外,两百位剑侍齐齐舞剑,声势浩荡。

  与郑怀一番磨练之后,赤膊着上身的熊横出了一身的大汗,精壮且线条分明的身躯上,满是细密的汗珠。

  剑,在他手中是越来越熟练,纵然是郑怀这等剑道高手,遇到他全力以赴,也是胜负未知。

  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,殊死搏斗不仅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剑道,更是其勇气,是否有必胜的决心,在这一方面熊横自认为不比郑怀差。

  接过寺人送来的清水,熊横畅饮了一口,剑在手中舞了一个剑花后,交给旁边的寺人,之后他捧着楚王的剑,一路进到寝宫。

  熊横则望着下方两百余的剑士,心中顿时生出一番豪迈来。

  “世人皆知寡人喜剑,更喜练剑,可若只是练剑,又何须如此多的剑士来,郎中久随寡人左右,寡人的心思也该明白吧!”

  郑怀望着众多剑士,沉思一会儿。

  “凡此国士,无不养士,何为士,能为其忠,能为其谋,便是士也,臣以为大王心中必是做此想。”

  君王之士,自然不会是简单的门客、亦或者是死士这么简单的,君王之士乃是如锦衣卫那样的特务机构,只忠心于君王,能抽身于朝堂之外,又能游走于群臣之中,只为君王做谋划。

  对于此,楚王多有提及,郑怀又岂能不知。

  “哈哈,郎中真知寡人也,自寡人亲政以来,就力行改革变法,强大我楚国,但所做越多,便越是察觉,若要做成这样的事,其所遇阻力必然不小。”

  “远的不说,就只说这次东春君熊宫夏,身为江东郡守,却对寡人国策颇有不和,虽面从而心不从,我国事府之国策到了他江东郡,只是及其皮毛也,倘若如此之变法,我楚如何能强。”

  话到这里,楚王微微眯着眼睛:“更有甚者,东春君此番入郢都,必有朝中之臣以为勾结,因此寡人才当机立断,他这江东郡守可是不能再做了!”

  君王是孤独的,因此身边少不了有个能倾诉的人。

  郑怀此人,熊横与之相交甚久,知其素来忠义,因而这许多的事,熊横都会跟他交谈一番。

  “臣不知大王要如何做?”

  他一向都是了解楚王的,知道当某件事被楚王所提及时,那他就已经想好要怎么做了。

  此时,熊横转过头来望着他:“寡人欲在宫中立一司,可代王行令,所到之处,如见寡人,我楚国之臣皆可监察,郎中以为如何?”

  郑怀抬头,望着前方两百余位剑士,他知道楚王所指,便是这两百位剑士。

  “臣愿为大王举荐一人,执掌此司也!”

  熊横闻言,哈哈大笑起来。

  他焉能不知郑怀这是何意。

  能执掌此司之人,必得是楚王身侧忠心之人,还得能率领这两百剑士,因此不管怎么看都是他这个郎中最合适,现在郑怀却突然说要举荐别人,那只能证明他自己对此,是并无兴趣了。

  “你啊你,还是一如既往的固执,以你心中所坚守的正道而言,定然会不耻于这等事,可你需得明白,王宫中有太阳能照到的地方,必然也有太阳照不到的地方,这些照不到的地方,就必须得用一点照不到的手段,这一切皆是因为寡人要做成的事,是你所不可想象的!”

  是的,是不可想象。

  到了如今,熊横所做之事,都只是在郡县彻底,收拢权力,等到将这权力聚集起来之后,才能行真正的变法之事。

  郑怀闻言,直接拜倒在地:“臣之大道,便是守护大王,臣身为郎官,职责也亦是如此,只有臣不死则王无虞。”

  熊横弯下腰去,将郑怀一把拉起来。

  “不必如此忸怩,寡人是知道你的,因此才早早就透露出此意,让你给寡人举荐合适的人选,不知你说的此人是谁?”

  听到楚王有问,郑怀不假思索的地将手指向下方:“有宋人陈均,学纵横而明申道,可为大王所谋!”

  顺着他所指的方向看去,熊横见到下方一极为俊朗的年轻男子,看起年岁绝对超不过而立。

  “竟如此年少?”

  “大王不常说,自古英雄出少年吗?”

  郑怀反问道。

  此举惹得熊横大笑起来,看来郑怀在这件事上,还是动过不少心思的。

  纵横之道,讲求的是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,仁义礼法皆是不足为道,利益才是最重要的,研习此道之人必然是深谙人心,深谙人性,且心志坚毅且冷酷。后世齐国临淄出了个叫主父偃的活计,便是此道的代表。

  这样的人物,很符合熊横的条件。

  还有明申道,申道者,申不害之学,此人乃重法家中的术道,善于用权术来达到目的,提倡君王要善于利用权术,来维护自己的统治。

  如此之人,专门研习这两道,然后又是剑士出身,多忠心楚王,又是武艺高强,但从简历上看,可以说是完全的人选了。

  “好啊,好啊,寡人欲以此司名为铁剑司,铁者,坚不可摧,难变其性也,此司直接由寡人率领,既然是郎中推荐,那寡人就用了吧。”

  随口一出,熊横就将名字给起好了。

  “大王,那是否需要臣现在就将陈均召集过来?”

  熊横将一只手抬起:“不了,新任江东郡守郑介想必已是准备好,要去往江东郡赴任了吧?”

  几日前,王令就已下,且催促的着急,郑介这几日正准备搬家呢。

  “回大王,正是。”

  “去将江东郡守召来,寡人对于他是所托甚重,一定要亲自再见一面。”

  “臣遵令。”

  悬于天空中的那轮金日,正向着上空而去。

  有钟声从鼓楼上传来,辰时已过,巳时已到,寝宫之外的众剑士散去,熊横在洗漱一番后,换过了一身衣服。

  等到做完这些刚刚落座,就听得寺人通报,江东郡守郑介在外求见。

  熊横起身,身后拖着长长的衣摆,一直走到大殿门口,此时郑介就站在门口。

  “哈哈,郡守快快请入!”

  见到楚王竟亲自相迎,郑介在惊讶之余,立即行礼起来:“臣拜见大王!”

  熊横将手伸出,一把将郑介拉了进来,显得十分的亲密,如这样的举动在楚王身上虽时常有,但到今日这种程度的还是第一次。

  “郡守快快请坐!”

  在熊横的热情招呼下,很快君臣二人坐定,又令人上了酒水。

  “闻之郡守已是准备妥当,这几日便要去往江东郡赴任?”

  郑介在下方拱手道:“回大王,正是如此。”

  熊横举着酒爵,摇头叹息道:“唉,郡守与寡人,自然是心意相通,这许多的事也无须多言,郡守必然也是知晓。那东春君虽是寡人叔父,可与寡人相比较,却无郡守亲啊,寡人这一爵,乃是你我君臣之情!”

  说罢,一饮而尽。

  楚王话里话外的意思,郑介又岂能不知晓,派遣他去这也是有因由的。

  熊横再度举起酒爵:“寡人再说这第二爵,是希望郡守此去,不忘初心,不忘在为国事大臣时的所见所闻,以及寡人的期盼!”

  话落,又是一爵饮下。

  郑介见此,一样如此。

  “大王待臣如何,臣心中知晓,大王志向如何,臣如何敢忘,大王缘何让寡人而去,臣更是想得明白,臣请大王安心!”

  郑介高声说道。

  他今日对楚王,可谓是句句无虚。

  郑氏一族的崛起,全是因景鲤将郑袖献给楚王槐,以讨得楚王欢心,之后再以郑怀为涓人,而他则为咸尹。

  后楚王槐被困秦国,楚国新王即位,有太后南氏与景鲤争权夺势,他被打为景鲤一党,那时候的他身为咸尹,却从未替大王上书一次谏言,而是处处为景鲤所谋。

  还是太妃郑袖谋划深远,想到了楚王年少,终究有一日楚国会是楚王的,才有了与楚王交好之意,并且以公子濞伴在楚王左右,这才有了血变荆山行宫时,郑氏一族的幸免于难。。

  本以为是必死之局,没想到会是得以重用,在这种情境之下,他郑介怎么能不对楚王忠心呢。

  “好啊,有郡守这一番话,寡人就安心了,不知郡守此去江东,将如何行事?”

  第一步是看其态度,第二步就是看其手段了。

  郑介略微思忖后,方才是说道:“臣若为郡守,必遵大王国事府之策,以户籍长严明江东户籍,上下彻查,若有不遵王令者格杀勿论;再以行国府国税两司,严明税赋之事,此乃国之根本也。”

  他的话还未说话,却见楚王已经在那里摇头了。

  “寡人问你,你方才所云三司,俱是由国事府所领,郡守对其只可监察,不可干预,若是这三司之长不尊王令,你又该如何?”

  按照熊横所设的制度,此三司是垂直治理,对方行政掌管对其影响极小,倘若这三司之长都有问题,郡守也难直接处置。

  郑介心知楚王这般问,必然是早已准备好了对策,只见他直接拱手说道:“请大王赐教!”

  “哈哈,你呀,与那郎中一样,也知寡人心思!”

  说话间,熊横走下王座,将自己的剑递给了郑介,郑介惶恐,立即双手接过。

  “此剑,寡人名为楚王,可斩乱臣,由你带去江东郡,肃清一干乱我国政的贼子,寡人再另外下一份诏书,也由你带着,你可不问寡人,先斩后奏,如此一桩麻烦不就解决了,你再接着说。”

  郑介心中欣慰之余,更多的是感动。

  足见楚王对他的看重。

  “是,大王,臣之其二,乃是足见役卒,推行典狱官典狱长之制,臣虽为郡守,可毕竟在江东一郡并无根基,何况江东之地,氏族本为越人,如今虽归于楚,但却人心不附,因而手中无兵,则万事难矣!”

  郑介的话说白了,就是要对付当地氏族,就必须得有自己的兵。

  “这其实也容易,寡人早已去王令于襄阳大营,令襄阳将军屈侯乐分出一千士卒,跟随你去往江东郡,郡守心中务必要牢记,商鞅渭水所为也!”

  昔年,商鞅刚颁布秦法,就有老秦人违背,按照法令,商鞅一口气在渭水河畔斩首了上千人,此举无疑是在告诉郑介,要用猛药。

  郑介起身:“大王,臣遵令。”

  到此时,熊横又将手中酒爵高高举着:“郡守须知,寡人之楚国,绝非鄢郢二地,寡人之楚国,乃是东起大海,西至巫山之楚国,寡人要此国境之内,皆能行楚法,皆能受王令。”

  “郡守此去,不仅要完成此大愿,更是要为群臣起到表率,楚国再行郡县,就从郡守这里开始。”

  熊横对于他的期望,不可谓不重。

  郑介再度躬身行礼,君臣二人饮酒谈话,一直到太阳落山之时,郑介方才离去。

  三日后,新任江东郡守离开郢都,前去赴任。

  在他去往江东的半道上,早有一支千人的军队,在等候着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