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其他小说 > 梁寒郡的日记书 > 《韩非子》读完(2022.3.28)

  (15个小时看完了,肝疼)这本书看完,加上之前看的,先秦诸子百家儒墨道法名兵阴阳纵横杂农都有所涉猎,大概了解百家争鸣会带来什么意义。《韩非子》放到最后看,感觉正负能量相抵消,抛弃了一堆杂乱无用的学说,最后什么都不留下,看过和没看过一样了。(《天行九歌》很好看,推荐一手。)

  “夫良药苦于口,而智者劝而饮之,知其入而已己疾也。忠言拂于耳,而明主听之,知其可以致功也。”

  《韩非子》可以当作育儿宝典来看,这方面的内容我感觉还不错。赏足以劝善,罚足以禁暴。家长情绪波动反复无常,说话不算话,那也没必要制定什么规则了。“火形严,人鲜灼;水行懦,人多溺。”名不正则言不顺,言不顺则事不行。

  读书本身提高不了自己(微弱),但却能给自己一个提升的机会。扁鹊治病,以刀刺骨。不能忍刀刃,就不能治病。读书,就是忍受刀刃。

  我觉得我们获得的东西大多不是来自自己的努力,而是来自别人对自己的能量传递。我们的自我意识告诉我们,我们有细胞膜,我们在靠自己的蛋白质往内吸收物质。但如今我更加觉得我们是只有细胞壁没有细胞膜,看起来方方正正,实则是来者不拒。所以,自控力不强就不能入墨,入墨必黑;多和大家(大字重读)学习,才能近朱者赤。

  等级这个概念是好的。

  在没有意识的时代,人们依从天道而行,不会有什么过失,不会有什么不幸。人们的生活如桃花源,往来种作。然而那是美丽的梦,不是稳定的,人们是需要智慧的。

  智慧因何而来?可来源于与众不同,也可来源于对变化的掌握。人固然可以一直的傻下去,然而自然却会筛选掉不能变化的遵循“道”的人。

  因为个体的惯性是十分大的,若不强调个人意识,那么自然可以随意筛选毫无顾虑,毕竟是为了整体好。

  可是人是有本性的,无论多么笨多么傻,都是有求生的欲望的。群体的幸福代表不了个体的幸福。

  那么人这个群体势必要升级,去学习,变得智慧。

  如何智慧?人性本恶,自然是以法框之。学习有术,自然是以礼行之。

  所以道家思想把握的东西太过庞大,适合修身,修的是过分执着红眼是的急躁,是逆境时的舍弃,是不顺意时的忧其君,思其民,毫无摆烂之意。

  法的不要性体现于对待有限的个体,如生命,加之以无穷的道是没有意义的,加之以道的一部分的法,是合适的。

  合适那就是好的。人终归是要接受自己的渺小。

  人类为了不断进步,就必须忍受苦难。苦难来自于变化,失败得变化会让我们懂得此路不通,正确的变化也未必没有血的代价。

  进步,就是变化,代价,适应,变化……

  隐秘之处,那是冥冥之中的大道在约束着,我们总会一步一步趋向合适。

  小面积的智慧是可以解决局部问题,但是要整齐划一,就必须承受繁文缛节,不违背法与道才规范,无以规矩不成方圆。

  无所为时,内心记住了无所为,实为有为,若忘记无所为,实为无所为,故无所为无所不为。

  “故曰:上德无所为而无不为也。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。”

  人的行为举止为什没要有法呢?这就是破窗效应吧!

  “失道而后失德,失德而后失仁,失仁而后失义,失义而后失礼。”

  礼是内心情感的表露,文彩是内在与本质的修饰。君子只要内不要外,但是我认为还是失去了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关系。

  “和氏之壁,不饰以五采;随候之珠,不饰以银黄。其质至美,物不足以饰之。”

  事物不能同时旺盛,表面太盛,内心则未必盛。

  君子在不必要的地方不需要明察,甚至可以很傻,外面有一头牛在叫,你就要通神去算牛是什么样子的?不入派一个三岁小孩去看完告诉自己,何必自己劳心费神呢?

  其实感觉自己在逐渐变好,但是不能穷尽,我认为这个状态是最好的,不失去自己的憎恶,不同流合污,亦不去说三道四,磨磨唧唧,这就是最佳的状态了,自己再也不要自我折磨了。

  韩非也强调了这个:“方而不割,廉而不刿,直而不肆,光而不耀。”

  一般人是多的,圣人是少的,以少胜多是不可能的,于是我,要自修,内修,以不争不辩为常,才能不迷不败。

  做人要吝啬,吝啬于动用自己的智谋,所以做事情不能事无巨细,吝啬于不让emo耗费自己的精力,要归于平静。

  若能胜于外,必先胜于己。

  看来我还是对理论更能接受一些,但是某些东西落到实处还是不行。

  读书就像是往自己的肚子里装石头,读经典就是放大石头,其他的知识(两个音强读,区别于知识)是细沙溜溜缝。所以前期不厌粗略,后期不厌精细。

  边界思维很重要,我一直觉得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,细细地思考,是我太过贪婪,对坏的到不如此,对好的事物一位求多,好事也会变成坏事。淇则有岸,隰则有泮。

  韩信忍受胯下之辱,勾践卧薪尝胆,但我实际上不需要用这些来激励自己,这样是有些过分的。

  我所面临的东西,根本不是阻碍,所以不需要那么超调,仅仅当作必须去做的事情,然后去做。

  “闻古扁鹊之治其病也,以刀刺骨;圣人之救危国也,以忠拂耳。”

  那些东西要当作是小范围的痛,但不要过分对待它。该是什么就是什么,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,同时,去做就行了。

  这本书不是一口气看完的,所以心境一直在转变,我认为韩非的思想也不能达到一劳永逸,而且诸子百家的思想仅仅能用在中原地区,不能用全世界的眼光来观看,所以,他的思维在当时是梦幻的,在现在是可行的,但也是有一些理想色彩。

  有问题,才会想办法解决问题,我现在喜欢补丁思维,缺什么补什么,为了防止别人的降纬打击,我的内心要坚硬一些,不要再做梦了。微微的做梦吧,要学着长大了。

  韩非的各司其职也是不现实的,既然是生物就一定会趋利避害。没办法,做自己喜欢的事情。

  “誉之足以杀人矣。”誉满天下必谤满天下,不可不察。

  取舍。旁敲侧击,阴符七术。

  经说的记录方式我觉得还不错,我想以后的学习中能运用一下。

  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下六微·经四·有反》很精彩,“事起而有所利,其尸主之;有所害,必反察之。”

  要确实想填饱肚子,那就必须去吃饭,言过其实,不可大用,慎之。善辩之人以白马非马论驳倒了一个国家的辩士,然而过路还是会被收取马税。买鞋必先试鞋,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。

  少一些假仁假义,多做一些实际的事情,多积累,回去整理一下内务吧!

  齐景公下车跑步这个故事真是太好了。我以前也是这样的人,很傻,有工具不用只相信自己。一方面是高估自己的实力,另外是太固执,不肯学习新鲜的事物,失败不也是很自然的吗?

  “明主者,不恃其不我叛也,恃吾不可叛也;不恃其不欺我也,恃吾不可欺也。”也就是说,一切东西都握在自己的手中,才是真正的把生命线握在了自己手中。

  做人不要太庄重,那是一种过分的走极端,要张弛有度。

  帽子在低贱,那也是要带着头上的,鞋子再高贵,那也是要踩在脚下的,本末倒置会给自己找麻烦。不要装清高,不要过分节俭,一切事情应该按照礼仪来办。过于清高必然自取其辱。

  人是要有所图,要有所惧。这是为了自己的真心健康。我们不愉快的时候可以通过玩喜欢的游戏调节,要是什么游戏都不喜欢,那该如何是好?我们还是要有所畏惧,如果一意孤行那是会受到伤害。

  其实写作是因为心里有想说的话却无处可说,才借着写作排解,排解完了就应该忙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了。龙能大能小,能升能隐,不拘泥于一招一式。

  “不杀其狗,则酒酸。”是啊,这句话对我来说也是必须要接受的,无论自己多么优秀,有些缺点不改正,再好吃的饭也会变馊也没人吃。

  “夫恃人不如自恃也,人之为己不如己之自为也。”

  “文公之霸也,宜哉!既知一时之权,又知万世之利。”多有的霸者都不止一面,所以我以后尽量少抱怨,少狗叫吧!不行就是不行,没什么借口。

  韩非子的思想是越来越觉得合理了,真正做大事的人把握全局,不善于做事的人事事躬身,费力不讨好,是勇者没错,但是不是智者。赏罚分明,执行不出失误,人们不侥幸。但是就变得冷了,自然是二者不可得兼。

  但就我所说,人的社会是超高阶,超级非线性,超级强耦合的系统,任何模型都没法模拟它,这些所谓的大道理都是理想情况下的,仅仅是一种画不出来的绝对的圆吧。没关系,文章也得挺好的,有时候人也是需要一些信仰的。

  有人劳而无功,有人不劳而有功,何也?可能是因为我看东西看得太多了吧,什么都见过了才会困惑不断,然而什么都不见也是会困惑不断,又有什么所谓?

  事情知道得多了,就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接触的,烦人,烦人透顶。一定不要什么都尝试,而要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挖掘,人生是自己的,何必做别人的背景呢?

  有的时候我会觉得人会不会是傻子呢?一直在分析一些毫无关联的事情到底有什么关联而乐此不疲?其实你所分析的前因后果不过是别人的一念之差,你纠结了半天不过是别人随便投的一颗骰子?成功与失败其实也就是玄学而已?所以对抗这个东西的人们是勇敢的人,但会不会劳而无功?

  得了吧!我现在想做的就是,自己喜欢,就一直练下去,自己需要就争取,成败都看淡吧。

  所以我就觉得一般厉害的人都少说话,多做事,一切以事实说话,以结果为导向,所以君子也无所不用其极。

  不耍小聪明是重要的,不要什么事情都动用自己的智谋,而应该学会利用事物来控制事物。这其实就是自动化吧!

  世间万物都是难了不会,会了不难,以平常心去看待,就没有问题了,它们都是知识学就行了。

  无论什么言论进入耳朵,都会扰乱心神,就连这句话本身也是矛盾的,人也必然是矛盾的。所以有些事情,要学会钝化,吸收经验但不要太着急。

  凡事要从基础做起,这个我是接受的,我认为本该如此,流水之为物也,不盈科不行,君子之志于道也,不成章不达。

  这套书不错,仅仅有一点点错误,瑕不掩瑜。况且能看这么久,那些错误也完全是可以矫正的。

  《韩非子·六反》写得真的是,那些事情是从古至今都有的,没必要说什么人心不古了。我也是不想这些,反正我的信念不是奉献,而是通过磨砺来提高自己,因为现在的老师和家长的教导方式本来就是不奖励善,不惩罚恶,导致大家敬佩偷奸耍滑,取笑那些傻瓜。

  所以我觉得《韩非子》这本书对现在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,这样明显可以树立底线思维,极大的减少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发生,同时也奖励或者宽恕一定的东西来鼓励仁义道德。

  这本书真的以全新的角度考虑,又一次刷新了我的世界观。结合天行九歌买粮食那一部分。我就知道,有些事情真的是这样,人趋利避害,以利诱其从善,以罚禁其从恶。

 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,什么样子的人,一看便知。不能只用耳朵,要用眼睛,有时候语言是最苍白无力的。

  我的内心又开始混乱了,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,确实没法得出一样的观点,甚至可能截然相反。好吧,不要太纠结,主要还是看自己在干什,要达到什么目的吧。

  我突然想起自己一直喜欢diss别人来着,为什么自己丑的人还总是说别人丑呢?奇怪,我就是看不到自己黑吧,人之本性是没错,但是没有意义的事情我以后还是少做比较好。何况不光是没有意义,还是有所损失的事情就更加不必了。

  其实孔子有一段也是觉得仁义是不太行的,他的弟子做了好事而没有拿取回报,则其他人拿回报就会被认为是不贤的,所以好事就没有人做了。但是道理还不是完全这样。

  一切不能靠天然,天然而然百年不遇,而用法约束,合乎规则的东西就多了。所以不忧患没有贤能之人,只忧患没有合理的法术去造就人才。

  所以自己的心胸又开阔了一层,真的就不一样了,嗯,是我对人要求太过于严厉了,对自己的禁锢太过深刻了,确实是我的格局小了,太小了。不要再故步自封了,跑起来,会很酷。

  总是觉得自己还是太理想主义了吧,什么都不争取,什么都不求,什么都不渴望,自然不会与别人产生冲突,然而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利益可言。

  不忘根本,人就不会狂妄了。知道有所凭借,也就不愿做奸邪之事了。

  究竟什么是对,什么是错呢?

  唉,不考虑了,无所谓吧!

  一切以数据说话,可有人偏偏喜欢做假数据;一切以理论说话,人们就言过其实,哈哈哈,那什么人会不受蒙蔽呢?

  我怎么想也想不出什么是十全十美,得了吧,我就觉得自己最好,自己最可爱了。相信会越来越好的,我的内心不阴暗,所有事情都是好事情。打铁还需自身硬,多说无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