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历史小说 > 后三国演义:隋唐的诞生 > 第九十一章 汉中争夺

  侯景一死,王僧辩走向了人生巅峰。王僧辩下令把侯景分尸,将侯景头颅以及田迁、王伟、周石珍等革命军领袖和投降的谢答仁、赵伯超等送到江陵,让谢葳蕤把侯景的四肢送给北齐高洋,把身体扔在街头任由军民去分食。

  那些狂欢的军民还把肉汤端给溧阳公主,面对这个曾经爱过的男人,面对这邪恶的人间,16岁的溧阳公主饱尝人间艰辛,她没有恶心,只是默默地吞下了丈夫的肉汤。

  1.北齐南下

  552年四月,邺城,北齐首都。辛术亲自带着玉玺进献给高洋。

  “恭喜陛下,能得到传国玉玺,咱们大齐是天命所归呀!”以宋景业为首的朝臣,个个给高洋道贺。“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······”高洋自顾自地把弄着玉玺,读着李斯镌刻的八字隶书,心中涌动着兴奋和激动。

  “诸位,侯景得到了梁国的传国玉玺,为何保不住天子的位置呢?”高洋问群臣。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,莫衷一是。杨愔带头说:“还请陛下明示。”高洋笑道:“呵呵,你们把侯景的名字拆开来看便知道了。”

  徐之才笑道:“小人百日天子?”

  “正是如此,他的名字早就预示了一切。”高洋肯定地说。侯景十一月十九称帝,到次年三月十九日兵败,是120天,而他离开宫殿是三月一日,算下来,刚好100天。大家都开始拍马屁,称颂高洋圣明。至于“侯景”拆开来为何是“小人百日天子”,这个应该是和当时的书体有关,这里不再深入考究。

  “报,王僧辩的使者求见!”

  “宣!”

  谢葳蕤举着一个匣子,小步快走,来到高洋面前跪下:“陛下,侯景已经伏诛,这是他的四肢!”

  “真是喜从天降呀,好事连连,天佑我大齐。”高洋乐开了花。高德政带头下拜:“吾皇万岁万岁,万万岁。”随后,朝堂上响起了山呼海啸的声音。

  高洋感觉人生到达了巅峰,当即下令,免除江淮地区十年赋税,以此来庆祝得到玉玺;另外,高洋给辛术加官进爵,留在朝中任职。“陛下,现在正是开疆拓土的好机会呀!”辛术建议道。

  高洋当然清楚,他觉得是时候收揽下辛术的权力了,毕竟这些年辛术在淮南的战功太大了。高洋最终决定,以潘乐为主帅,带领五万人进攻阳平郡,接替辛术镇守广陵;让合州刺史斛斯昭攻打历阳。

  这两个地方之前都在侯景的控制之下,现在侯景败亡了,都是无主之地。有郭元建的支持,北齐的两路军队进展顺利,很快就占领了阳平和历阳。

  杨愔进言:“陛下,当务之急是南下瓜分土地,但又要和萧绎保持良好关系。微臣建议,派人出使江陵,继续双方的合作有好关系。”“嗯,非常对,杨爱卿之言是朕之所想。”高洋即刻派出散骑常侍曹文皎出使江陵。

  2.王伟惨死

  在扑灭侯景革命中,萧绎是竭尽了权力,他用实际行动向天下证明了自己才是大梁皇位的合法继承人。五月初三,萧恪、王僧辩等又带领群臣劝进,希望萧绎登基称帝,萧绎再次拒绝了,并派出萧泰为代表,去建康拜谒祖先陵墓,重新修复宗庙神社。

  反正这皇位迟早是我的,着急干嘛呢?比登基更重要的是收取天下人心。尽管萧绎这一举动显得很虚伪,但无疑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。萧泰一走,以徐陵、周弘正等为首的建康的文人集团就来了。

  周弘正还在路上的时候,萧绎就给他写信,急切盼望他的到来:

  “自从像古代獯鬻那样的外族小丑侯景作乱以来,寒来暑往的几年之中,天下的知交朋友,死亡殆尽。当年富有才智的韩非,尚且不免死在秦国狱中,学识丰富的刘歆,也在王莽新朝失败的混乱中自杀,如今你陷在建康城中音讯全无,我常常心怀耿耿忧思焦虑。我常常打算像西汉人访求山东终子云,东汉人寻找关西杨伯起那样找你,今天恰恰见了王僧辩派来的人,他把你的信息全说给我听了,我正等待着你的来信,宽慰我对你的期盼。”

  看到萧绎如此重视自己,周弘正对徐陵说:“湘东王果然名不虚传,确实是礼贤下士,我等文人这次算是遇到明主了。”“是了是了,听说庾氏父子在江陵很受重用。”徐陵笑道。

  周弘正一行到达江陵,萧绎让百官都列队迎接,礼节十分隆重。萧绎拉着周弘正兄弟的手说:“晋代司马炎平定孙吴,很高兴地得到了陆机、陆云,现在我讨伐侯景,也得到了周弘正、周弘让。前代的司马炎和今天的我,都在相同的时机下得到两位英才异士,足可以互相媲美了。”

  “不敢不敢,能追随王爷才是我等的福分。”周弘正拜谢道。

  萧绎又来到徐陵面前,恭敬地鞠躬:“徐孝穆,您可是大名鼎鼎呀,世人都称赞您是‘天上石麒麟’‘当世颜回’,今天能和您相会,实在是我的荣幸。”徐陵拜谢:“那些都是虚名,王爷您海纳百川兼收并蓄,这种气魄堪称绝世无双。”

  随后,徐陵、殷不害等人和庾信、庾肩吾、王褒、颜之推等嘘寒问暖,诉说建康别后的情义。

  五月十一日,侯景的头颅以及革命军的骨干成员都被押送到了。文武百官都对他们喊打喊杀,百官们在这场革命中损失了无数财产,失去了众多亲人。萧绎劝慰着:“诸位,稍安勿躁,本王会给大家一个交代。”

  对侯景,大家意见一致,这是罪魁祸首,必须态度坚决。侯景的头被挂在市上示众三天之后,又用火烤干,并油漆了后交付武库保管。

  对周石珍、严亶这二位侯景忠实的奴仆,萧绎下令腰斩,临刑前,周、严二位痛骂不已,也算是对侯景尽忠了。田迁、房世贵、吕季略等几位革命军将领,也被萧绎下令处死。

  至于投降的谢答仁和赵伯超,结局却不同。在一片喊杀声中,谢答仁也不辩解,只是默默承受,唯有周弘正给他说好话:“谢将军对太宗很好,是一个忠厚之人,此人可用。”这种人,哪个领导不喜欢呢?萧绎赦免了谢答仁的死罪,把他和任约关在一起,好好款待。

  面对赵伯超,萧绎质问道:“你世受皇恩,为何反复无常?”本来赵伯超以为自己是剿灭侯景的功臣,没想到却被萧绎责难,他一时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。萧绎大怒:“奸佞小人,人人得而诛之。拖下去,让他在监狱里自生自灭吧。”

  “王爷,我无罪呀,王爷!”赵伯超哀求着。没有一个人替他求情,没几天,赵伯超饿死在狱中。

  最后,轮到革命军的二号人物王伟了。王伟这段时间在监狱里也没有闲着,他知道萧绎是爱才之人,于是在监狱里写了五百多字的长诗,希望献给萧绎获得生机。

  十八日,王伟被带到萧绎跟前,王伟献上了自己写的《狱中赠人诗》:

  赵壹能为赋,邹阳解献书。何惜西江水,不救辙中鱼。伟哉横海鳞,壮矣垂天翼。一旦失风水,翻为蝼蚁食。功遂侔昔人,保退无智力。既涉太行险,兹路信难陟。握里龙蛇纸上鸾,逡巡千幅不将难。顾云已往罗隐耄,更有何人逞笔端。

  大概意思就是:赵壹、邹阳都有才,可惜西江水救不了这车辙中的鱼;我这条大鱼多么雄伟呀,我这大鹏的翅膀多么宽广,一旦离开了风和水,掉下来被蝼蚁啃食;功业成就和古人相同,却无法保全自己,太行山险峻,这条路艰难;笔走龙蛇画鸾鸟,慢慢画千幅也不难,回首我这几十年波澜壮阔的岁月,以后谁会写下来?

  “真好,好诗呀!”萧绎两眼放光,不断吟诵着这首诗。显然,萧绎开始对王伟怜惜起来,人才呀,确实是人才。王伟忧伤地说:“只恨生不逢时,错投他人,以致身败名裂。”看王伟姿态这么低,萧绎把他扶起来,正要和他来一场深入的对话。

  这时候王伟的仇人虞骘讽刺道:“王爷,这首诗不算什么,王伟之前写的檄文那才了不起呢!”“檄文?什么檄文,快给本王瞧瞧。”萧绎兴致大增。王伟听得一身冷汗,虞骘却不紧不慢地将檄文呈上。萧绎读着读着,突然转喜为怒,正因为那句:项羽重瞳,尚有乌江之败;湘东一目,宁为赤县所归!

  居然说我是瞎子?萧绎这辈子最讨厌别人拿他的生理缺陷开玩笑,王伟你再有才也得死!萧绎把书卷仍在地上,令虞骘按住王伟,并且把钉子亲自钉在王伟的舌头上,大骂:“你不是能说会道么?你不是巧言善辩么?老子看你这下还怎么说话,怎么骂人!”

  不一会儿,王伟满嘴鲜血,嘴里叽里咕噜不知道在说些什么。随后,萧绎亲自操刀将王伟剖腹挖心,累了后,他让虞骘将王伟的肉一块一块割下来,直到王伟气绝身亡为止。

  众人都被这场面吓傻了,萧绎即刻恢复了一个政治家应有的冷静,他颁布了诏令:“王伟等人既然已死,其他的士大夫旧贵族中被迫苟且偷生的人,还有勇猛有功勋的豪杰为了免去一死而跟着跑的人,都不再追究了。”

  如此以来,王克、元罗等之前投靠侯景的人,都得到了赦免。至此,革命军的主要骨干都有了各自的归宿:王伟、周石珍、田迁等被处死,于庆在战乱中不知所踪,谢答仁、任约投降萧绎,宋子仙战死,刘神茂反革命被杀,侯子鉴、郭元建投靠北齐。

  不久,高洋的使者曹文皎来了。“我主愿意与大梁结交,双方应一如既往保持友好合作关系;多年来,两国在合力对抗反贼侯景上,一直是通力合作、互通有无······”曹文皎转达了北齐愿意和南梁继续维持良好外交关系的意愿。

  萧绎什么反应呢?为了绞杀侯景革命,他不惜和兄弟子侄对着干,不惜引入宇文泰等境外势力,何况一个北齐?当然是满口答应了。萧绎派出柳晖为使者,回访北齐,并通报了平定侯景的情况;同时,还派出魏彦出使西魏,通报侯景造反的结局。

  萧绎的意思很明显,通报平定侯景的情况,这是凸显自己拨乱反正的实力,彰显奉天承运、讨伐叛乱的正统地位,也就是昭告天下,我萧绎才是南梁的继承者,也希望得到高洋、宇文泰的正式承认。

  3.刘璠诈降

  可惜,高洋和宇文泰都让萧绎失望了,他们对萧绎的主权宣示毫不在乎,他们只看重土地和人口。此时的宇文泰,正兵分两路攻打梁州呢!

  前文说过,侯景拿下郢州后,江陵危急,萧绎就打算割让萧循镇守的梁州给宇文泰,以换来宇文泰的出兵帮忙。萧循拒绝割让梁州,故而,宇文泰派出达奚武、王雄南下。

  王雄一路势如破竹,兵出子午谷后,兵锋直指上津、魏兴二郡,经过半年多的围困,552年正月,上津、魏兴二城被攻破。达奚武开局也很顺利,南梁将领杨贤献上武兴县归降,梁深献上白马城投降,达奚武分兵把守这些城池。

  西魏的三万南征军,王雄带走一部分,分兵镇守武兴县、白马城又是一部分,进攻南郑的兵力就变少了,加上南郑又是梁州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,萧循严防死守,达奚武包围了几十天,也没有丝毫进展。

  当然,西魏的军队再少也得有一万人左右,长期下来,南郑的情况也不容乐观,萧纪派出的杨乾运的援军又迟迟不到,萧循愁得吃不下饭。参军刘璠建议道:“王爷,咱们诈降吧,等杨乾运的援兵到了,咱们再重振旗鼓。”萧循立刻就同意了。

  刘璠出身沛县刘氏,也就是刘邦的后人,从小热爱读书文笔好,以孝义闻名天下,最近刚写完《梁典》三十卷,更是声名大振,萧纪、萧绎的聘任书早就堆满了他的案头,但多次被刘璠拒绝。萧循日常的文书,都出自刘璠之手,可以说,只要是刘璠的建议,刘璠没有不听的。刘璠之于萧循,正如蔡大宝之于萧詧,王伟之于侯景。

  面对萧循的请降,达奚武召集众将商议。行台杨宽建议道:“萧循突然请降,我觉得可能是诈降,他们应该是在等杨乾运。”达奚武点点头。杨法琛接着杨宽的话说:“大将军,南郑城高池深,一时半会攻不下,杨乾运的援军又在路上,依我看,咱们暂时撤除包围,集中兵力打败杨乾运,南郑就变成孤城一座,迟早要被我军拿下。”

  “好,杨将军,你和杨乾运是死对头了,对付杨乾运这事就交给你办吧。”达奚武接受了萧循的投降,让赫连达解除了对南郑的包围,当然,这只是双方的休战,达奚武想接管南郑是不可能的,萧循一直紧闭大门并加固城防。

  萧循还没来得及高兴,一个自称来自成都的使者,闯入了萧循的军营:“圣旨到,请宜丰侯接旨!”

  圣旨?萧循和刘璠一头雾水,难道萧纪称帝了?果然,使者先是通报了萧纪称帝的消息,随后又颁布了人事任命:萧循为益州刺史继续镇守汉中,刘璠为中书侍郎,立刻到成都报道。

  “这可是第八次认命了,刘参军,你还不到成都么?”使者阴阳怪气地问。“先生,你还是去吧,得罪了萧纪可不是好玩的。南郑这里,我会坚持到最后。”萧循低声对刘璠说。刘璠这次只得答应了,他心里想的是,去成都应付应付萧纪,到时候再说。

  4.萧纪称帝

  侯景攻陷台城以来,萧纪就有了称帝的想法,早就在益州当上了土皇帝。当然,萧纪本人的政绩也是相当不错的。在萧纪十七年主政期间,益州一带经济繁荣、社会稳定,还开疆拓土到宁州等地,积累了八千匹战马,兵卒十余万,确实有称帝的实力。

  侯景兵败建康后,大势已去,但远离战场的萧纪却并不知情。此时,长子萧圆照正驻扎巴东,得到了第一手的情报,为了满足自己的太子梦,一条计策涌现在脑海。萧圆照给父亲写信:“侯景已经攻陷了江陵,七叔已遇难,父王,中兴大梁的任务只能靠你了,再不称帝,更待何时?”

  与此同时,萧圆照也联络了益州长史刘孝胜等激进派,一起劝萧纪下定最后的决心。刘孝胜出自彭城刘氏,刘孝胜兄弟几人都在南梁各地为官,刘孝胜本人很早就被萧衍任命为蜀郡太守,他在益州的资格比萧纪还老。萧纪称帝,刘孝胜自然可以混个开国功臣,而且还可以扩大他们刘家的势力,何乐不为?

  去年十一月的时候,刘孝胜就劝过萧纪称帝,萧纪当时觉得时机未到,没有答应,但是出入使用的车马都按照天子的规格来,已做好了称帝的准备。看到儿子来信后,萧纪很高兴,他对群臣说:“本王早说过,老七是个文人,他哪儿能匡扶社稷,救济黎民?谈到打仗平乱,还得看本王!”

  刘孝胜乘机劝进,疯狂称赞萧纪的文治武功,其他官员也是哭着喊着要萧纪当皇帝,说只有萧纪才能拯救大梁,不断进献各种祥瑞。都到这种地步了,萧纪还能推辞么?不能!“好吧,那本王就只好从命了······”萧纪一脸的不得已。

  现场也有唱反调的,比如王僧略:“王爷,我哥前几天才和我通信,说是侯景已穷途末路,贸然称帝恐怕要公开和湘东王决裂,实属不妥。”

  萧绎一脸转喜为怒:“你在胡说些什么?难道我儿子还会骗我?”

  “呵呵,侯景乱贼没有平定,宇文泰在北边又虎视眈眈,王爷想的居然是一己私利当皇帝,哎,大梁国将不国矣!”大家都在唱赞歌的时候,徐怦不出意外地开始了冷嘲热讽。

  如果说王僧辩的劝诫是细雨微风,那徐怦的讽刺就是滔天巨浪,萧绎彻底怒了,今天徐怦必须死,萧绎忍无可忍了。领导有需要,下属就要满足。刘孝胜趁机举报徐怦谋反,并列举了一些鸡毛蒜皮的罪证。萧纪冷笑道:“你还有什么可说的?”“不过就是一死,何惧之有?”徐怦早知道这天的到来,他已将生死置之度外,不然也不敢这么拽呀。

  看徐怦这么横,萧纪的情绪倒是缓和了一些:“本王和你倒是有一些交情,我会保全你的几个儿子的。”“呵呵,不不不,我的儿子和王爷很像,父亲有难却不去救援,留下这些儿子有什么用?”徐怦此话一出,四座皆惊。

  萧纪气得前俯后仰,差点摔倒,被左右扶起来后,萧纪用手指着徐怦,脸朝着侍卫们说:“杀,把他和他儿子全给我杀了!”徐怦在死前一言不发,只是双眼紧闭,坦然赴死;随后,徐怦的儿子们也跟着被杀,父子的首级被砍下游街示众。至于反对萧纪称帝的王僧略,也一同被杀。

  四月初八,萧纪登基称帝,改元天正,萧圆照如愿以偿成为太子,萧纪其他儿子全部封王,刘孝胜等人也都加官进爵。

  这时候,刘璠也来到了成都,刘孝胜去接见并劝他留下来辅佐萧纪。刘孝胜对刘璠推心置腹,以至于穿什么颜色的内裤、在暗恋谁家的少妇等私密的话都给刘璠说了。刘璠的回答只有一个字:不。说好话没用,剩下的就是狠话了。

  刘孝胜走后,中记室韦登又前来当说客。韦登神秘地说道:“陛下这个人残忍而且记仇,你这次拒绝他,必将惹祸上身,何必不和他一起成就帝业,扬名后世,这多好呀!”

  刘璠严肃地说:“你想到我这儿当说客吗?我和宜丰侯之间的名分已定,难道能因为险易祸福而改变初心吗?陛下正要播扬大义于天下,不至于在我这一介匹夫身上发泄自己骄纵之志吧!”韦登被说得哑口无言。

  “随他去吧,刘璠不过就是拿来装点门面的。他说得对,朕还不至于和他较劲。”萧纪知道刘璠不能为自己所用了,就赠以厚礼,放他回去了。

  5.达奚武之怒

  刘璠在成都也没闲着,一直关心着汉中战局,可他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。杨乾运率领一万多士兵,星夜兼程前往南郑,只顾赶路却不曾防备西魏军。达奚武让赫连达带兵继续看着南郑,以杨乾运为先锋,亲率三千骑兵在白马城设伏,杨乾运大败,单骑逃走。

  经此一战,西魏军士气大振,重新集结军队包围了南郑,并把从杨乾运那里斩杀和俘虏的士兵,依次排列在城下。达奚武朝着城头骂道:“萧循你这个缩头乌龟,老子就慢慢和你熬,看到这些尸体和俘虏了么,南郑的士兵早晚也是这个下场!”

  随后,西魏军轮番在城下漫骂。再这样下去,萧循只能困死在南郑了,毕竟粮食也有吃完的一天。萧循决定开城主动出击,一出城就被杨绍的伏兵打得七零八落,萧循灰头土脸地逃回城中,再不敢出战。

  正在这时,返回的刘璠在白马城被西魏军捉住了,达奚武威胁他劝降萧循,刘璠一副宁死不从的样子,达奚武也没办法,只好把他押送到长安,让宇文泰发落。宇文泰也听过刘璠的大名,对刘璠也是一见如故。

  达奚武给宇文泰写信汇报了南下汉中取得的一系列成就,同时也指出了南郑久攻不下的情况,并提出要求,一旦攻下南郑,就要屠城泄愤。“屠城?嗯,确实应该给这群冥顽不化的人一点教训······”看了达奚武的请示,宇文泰喃喃自语着。

  刘璠听后,心中一惊,早就听说宇文泰心狠手辣,果然名不虚传,此刻他必须站出来,保全萧循以及南郑的百姓:“丞相,南郑百姓是无辜的呀,这样做有损您的威名!”“萧循不投降,让我的将士在城下白白牺牲流血,难道我的将士就该死么?”宇文泰一脸冷峻,青筋暴起。

  刘璠越发来劲,跪下来哭着说:“丞相,您是商汤周武一样的人物,胸怀天下。宜丰侯待我恩重如山,如果他的最终结局是身首异处,那请丞相先杀了我,我要去地下迎接宜丰侯。”这正是宇文泰想要的效果,哪个领导不希望自己的下属忠心耿耿?

  宇文泰突然沉默不语了,而是静静观看群臣的反应。果然,于瑾、杨忠、卢辩、崔谦、宇文贵、张轨等文武群臣都替刘璠说好话,请求赦免刘璠。看戏演得差不多了,宇文泰扶起刘璠,语重深长地说:“侍奉人主就应该这样呀!”

  于是,宇文泰否决了达奚武屠城的请求。

  随着时间的推移,南郑城已是山穷水尽了,萧循的投降只是时间问题。是强攻,还是劝降,达奚武召集属下商讨,询问大家的意见。这一次南征汉中,达奚武全权负责独当一面,他必须成功,各位珍惜这次机会,不仅要胜利,而且要全胜。

  6.收复汉中

  达奚武地位低下的时候,生活奢侈,喜欢华丽的饰物;身居高位以后,却不再讲究威仪,出行时常单人匹马,随从也只有一两人。到了开会时间,赫连达、杨绍、杨宽、柳带韦等人陆续入场。

  看达奚武的帐门不设置戈戟仪仗,只是虚掩一扇门,平时讲求排场的杨宽惊为天人,疑惑不解。进门后,杨宽对达奚武说:“您位居众官之首,功名盖世,出入的仪仗卫士,必须跟宰辅重臣的地位相称,为何却如此轻率“

  达奚武说:“你所说的话,并非我心所想。我当初还是平民的时候,哪敢奢望富贵,现在可不能忘掉从前的日子;况且天下没有平定,国家的恩典没有报答,哪能过分树立威严的仪容。“杨宽碰了冷钉子,羞惭而退下。

  “好了,开会吧,大家说说各自对南郑的想法。”达奚武清清了嗓子,主持会议。

  “南郑城都没粮食了,还谈什么,一鼓作气拿下他,萧循必死无疑。”开府将军贺兰德愿嚷嚷着。

  “此言差矣,”赫连达连连摇头,他站起来说,“不战屈人之兵,这是兵法中的上策。不能允许抢掠人口,贪图钱财,好战不止,是仁义之人所不做的。况且对方的军队还很强大,城池尚且牢固,攻打他们纵使获胜,必将两败俱伤。困兽犹斗的道理,大家都知道吧。“

  “好,赫连将军所言,我十分赞同,这也符合丞相的本意。”达奚武表示赞同。“诸位还有别的意见么?”达奚武担当主帅后确实变了许多,即使心中拿定了注意,也要集思广益。杨宽、柳带韦二人也表示同意赫连达的意见。柳带韦还主动要求入城劝降萧循。

  柳带韦出身河东柳氏,长得帅,为人低调深沉,现任杨宽的左丞,即助手。之前就给韩贤、宇文泰当过秘书,还劝降过萧纶、萧恪等人,是西魏有名的劝降专家。会议一致同意了和平解放南郑的方案,并派出柳带韦出使南郑。

  听说西魏军打算劝降自己,萧循十分不愿意,但也别无他法,只能放柳带韦进城,且看看他说些什么。进城后,柳带韦对萧循诚恳地说:“王爷,您所依赖的就是城池的险峻,您所期待的是杨乾运的援军,您要保护的是城中的百姓。”萧循只是点点头,没说话。

  柳带韦接着说:“现在,我们大军兵临城下,南郑破城在即,您所依赖的险峻也不在了;武兴、白马先后陨落,杨乾运败逃,您期待的救援也没了;城中人心惶惶,易子而食,您管辖的百姓也保不住了。”

  “哎。”萧循长叹一声,显然,柳带韦说到了他的痛处。

  柳带韦的语气更加恭敬了:“大梁社稷崩乱,您满腔热血赤胆忠心,可惜是报国无门,不知道尽忠于谁。”听到这里,萧循流泪了。是的,如今萧纪不顾国家危难,妄自称帝,对于汉中的安危不管不顾,更别提那个将汉中拱手让人的萧绎了,自己究竟在效忠谁呢?

  “我为您考虑,不如开门投降。一来,百姓得以保全,必定称颂您的恩德;二来,您和您的子孙也将转危为福,受到朝廷礼遇。两全其美,何乐不为?”

  这样一番有理有据的劝说下来,萧循完全失去了抵抗意志,答应投降。出城见到达奚武,萧循只有一个条件,希望投降后能回到南方,落叶归根。达奚武笑着说:“放心,我一定向丞相表达您的意思。”

  最后,达奚武带着城中两万多人口,回到了长安,汉中一带正式划入西魏版图。兰钦当年用血汗攻下来的汉中,在达奚武的实力碾压下,又回到了西魏手中。

  7.萧循南归

  达奚武、王雄的凯旋,得到了宇文泰的隆重表彰。

  在庆功宴上,萧循、刘璠二人抱头痛哭,互诉衷肠。萧循多次向宇文泰敬酒,表示自己要回南方;达奚武也向宇文泰转达了萧循的请求,宇文泰只是说了一些无关痛痒的话,如“好生休养,日后再说”等。其实,宇文泰根本就不想让萧循回去,他正打算如何进一步肢解南梁呢,怎么会白白把到手的萧循送回去?

  萧循一脸沮丧,刘璠看不下去了,劝慰道:“王爷对我恩重如山,我豁出这条命也要助王爷南归!”刘璠头也不回朝着宇文泰走去。“先生不要做傻事呀!”萧循拉不住。

  “丞相这次大获全胜,可喜可贺。”刘璠端起酒杯,一饮而尽。

  在酒精的作用下,宇文泰也有一些飘飘然,他笑着问:“你觉得,我可以和哪位古人比肩呢?”宇文泰满心欢喜,他以为刘璠要商汤周武。

  “过去我常常拿您和商汤、周武王相比,现在看来,您连齐桓公、晋文公也够不上!”刘璠神色大变,一脸严肃。

  宇文泰瞬间石化了,这大喜的日子,这么不给我面子?宇文泰强压怒火,一脸诧异地问:“我怎么敢和商汤、周武相比!我觉得自己大概可以与伊尹、周公相比,怎么连齐桓公、晋文公也比不上呢?”

  看宇文泰已经上钩,刘璠借古喻今:“齐桓公使三个灭亡的小国重新存在下去,晋文公对讨伐原国的事没有失信······”宇文泰多么聪明的人,还能听不出刘璠的话外之音?刘话还没说完,宇文泰就双手一拍,笑道:“我知道你话里的意思了,这是激将之法呀!”

  宇文泰走到萧循跟前,问道:“王爷,你是想回荆州还是益州呀”对这个问题,萧循确实想过。萧纪和萧绎半斤八两,都不是什么好东西,思来想去,萧循选择了萧绎:“我想回江陵。”

  和刘璠洒泪道别后,萧循带着宇文泰赠送的礼物,以及一千多臣属,就朝着江陵进发。听说萧循来投靠自己,萧绎很是怀疑,他自言自语道:“宜丰侯是来充当宇文泰的间谍的,还是来谋取我的荆州的?”

  王褒建议:“王爷,宜丰侯之前拒绝了您将汉中赠送给宇文泰的命令,如今又带人来投,属实有些蹊跷,不得不防。”萧绎于是派出朱买臣,去迎接萧循,表面上是接风洗尘,暗地里不断打探萧循的虚实。

  萧循到达江陵的当天夜里,财物被偷了。萧循对盗贼的身份已经猜得八九不离十,他知道萧绎怀疑他,只能以退为进。第二天,萧循主动带人把兵器马匹送到萧绎府中,拱手道:“七哥,我是真心投奔你,相煎何太急呀。”

  说罢,萧循就哭了。萧绎也有点不好意思,二人相对而泣,尽释前嫌。一番寒暄后,萧绎才知道萧纪称帝的消息,心中很不爽:老子客客气气扭扭捏捏半天,诚惶诚恐不敢贸然称帝,老八你什么东西,居然走在本王前面?

  萧绎不爽也没办法,眼下,两件事正让他头痛不已:一,北齐撕毁合约,围攻秦郡,咄咄逼人;二,自己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兼舅哥王琳,居然要搞事情·····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