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历史小说 > 满唐红 > 第0880章 大唐版: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,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

第0880章 大唐版: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,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

  满唐红正文卷第0880章大唐版: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,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李元吉会心一笑,默认了李孝恭的说法。如果朝廷规定,顶尖的世家豪门只能拥有漕运和海运上一份份子,一张入场卷的话,那么顶尖的世家豪门之间只会排排坐分果果。

  可如果朝廷允许顶尖的世家豪门一家可以拥有两份份子,两张入场卷的话,那么顶尖的世家豪门之间就不会平静了。

  因为他们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,都不会介意自家多一份份子,多一张入场卷。

  在份子,也就是入场卷的名额固定的情况下,他们想多一份份子,多一张入场卷,就只能从其他人手里抢了。

  所以当清河崔氏拥有两份份子、两张入场卷以后,其他的世家豪门就再也不会干坐着了。

  最重要的是,清河崔氏拿了博陵崔氏的份子,即便是他们同根同源,也会产生间隙的。

  只要漕运和海运上的利益持续增加,那么他们迟早会反目成仇的。此外,那些小的世家本来盯着博陵崔氏的份子,博陵崔氏的份子在他们眼前一晃就没了,等再有份子出来的时候,他们会变得更疯狂。

  一些已经下场的,会拼尽全力去抢新出来的份子,一些没有下场的,在观望的,也会在新的份子出现以后悍然入场。

  到时候,争斗会更乱、更激烈。已经错过一次机会了,就没人想再错过第二次机会。

  “如此一来,我们也会不得安宁的。”李孝恭沉声说道。一旦大唐的所有世家豪门都掐起来了,李氏也很难独善其身。

  毕竟,李氏虽为皇族,可实际上也是世家豪门中的一员。即便到时候李氏不下场,也会有无数跟李氏有关系的世家豪门找上门,请李氏援手、请李氏从中调和。

  有些比较极端的,甚至会设计引李氏入局。李元吉笑道:“这个你放心好了,到时候我会发起北征,亲率大军去征讨突厥。”只要跳出去了,并且还是因为灭国大战跳出去了,那其他人就不好找李氏帮忙,或者引李氏入局了。

  毕竟,世家豪门的事情再大,也没有灭国之战大,谁要是在灭国之战中给李氏闹什么幺蛾子,拖李氏的后腿,那李氏举起了屠刀,也就怨不得谁了。

  其他的世家豪门也就不好再聚集在一起帮忙叫屈。毕竟,私底下他们可以把家事看的比国事还要大,明面上却必须认可国事大于家事的说法。

  “你准备好北征了?”李孝恭瞬间失去了继续关注世家豪门的兴趣,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北征的战事上。

  他是个武人,最喜欢的不是跟人勾心斗角,而是打打杀杀。所以他对打打杀杀的兴趣远比跟人勾心斗角要高。

  李元吉点头道:“不错,我准备好北征了。”颉利和苏尼失的战事已经打的没得打了,颉利即便是请吐谷浑和西突厥援手,也奈何不了苏尼失。

  苏尼失虽说有大唐援手,可大唐不想让他赢,他也没办法赢。如今双方之间的战事已经持续了两年了,都已经耗尽心力了。

  虽说他们还在打,可他们已经没有了最初的那股血气了,也没有将对方一口吞下,彻底吞并草原的豪气了。

  如今双方都在磨洋工,谁也奈何不了谁。但谁也不能罢战、堕战,因为稍有不慎很有可能就会被对方趁虚而入。

  所以如今双方在尴尬的对持。虽说他们双方在这种对持中仍有消耗,可消耗远没有以前那么大了,对大唐而言也可以忽略不计了。

  所以大唐没必要再等下去了。再等下去,有人出面帮他们调和,让他们双方罢手言和的话,那么大唐北征突厥,就得面对他们双方。

  这对大唐而言没有任何好处,还不如趁现在就下场。

  “可你定下的五年策还没有彻底完成,我大唐的丁口也没有恢复到你想要的那个数字啊。”李孝恭急忙开口。

  他倒不是畏战,也不是想劝李元吉收回成命。而是怕李元吉只是一时兴起,回过头想起了丁口和五年策的问题又放弃了北征的想法。

  所以他必须提醒到位。李元吉笑道:“我大唐的丁口比起立国之初,已经快多出一倍了,五年策中的各项政令如今也已经步入正轨,已经不需要再等了。”在朝廷和世家豪门中的正义人士共同努力下,在百姓们的辛勤耕耘下,大唐的丁口数量与日俱增。

  北方山林里的逃民,绝大多数已经被劝出来了,已经在大唐重新落户了,各家藏的隐户也被解救出了不少,百姓们在各种政策的鼓励下可着劲的生,如今丁口数量已经快要达到三百万户了。

  这比唐初快要多出一倍了。比历史上李世民征讨突厥的时候,多出了足足一百万户丁口。

  所以大唐现在有这个底气跟突厥一战了。这也就是南方的山林里的蛮夷们不入册,交州等沿海地区的百蛮们也不入册,不然丁口的数量会更多。

  应该能达到四百万户左右。这倒不是说朝廷不愿意给这些蛮夷们入册,而是人家不愿意入册。

  人家除了承认大唐对他们的统治外,啥也不想让大唐管,啥也不想让大唐问。

  大唐就算是给人家登记造册,人家也不愿意配合。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,李元吉一直以为,是大唐不愿意给蛮夷们造册,不愿意将蛮夷纳入麾下,所以蛮夷们才成为了附庸之民,结果等到薛收上书,给一部分突厥人入籍,并且顺利的通过了户部审核以后,他才知道,不是大唐不愿意接受蛮夷,而是人家不想让大唐管。

  就这个问题,李元吉还拉着陈叔达讨论过。按陈叔达的说法,就大唐现在这个丁口数量,根本做不到富邦强国,所以别说是蛮夷了,就是一只会说话的猴子,只要愿意效忠大唐,他都会让其入籍。

  没别的,就是为了充实大唐的人口数量,增加大唐的税收,让大唐能够做到自给自足的同时,还有余力去造福各地,兴国安邦。

  所以,现在的大唐并不排外,即便是一些非常重视血脉的世家豪门,也不在乎大唐在边陲之地收复蛮夷,为蛮夷登记造册,让其成为大唐的一份子。

  结合历史上看,李世民在登基之初,似乎也不重视什么血脉、汉蛮、汉突的说法,但凡是愿意追随他,愿意向他效忠的,他似乎都收入到了麾下。

  也就是说,甭管是现在这个已经被改变了的大唐,还是历史上的大唐,在初期都不怎么排外。

  是人家不认可大唐,不愿意在大唐入籍,不愿意真真正正的跟着大唐混。

  大唐以后是否要坚持这个做法,不排外,李元吉还没有下决断,但从历史上看,大唐在人口壮大了以后,在发展起来以后,似乎开始排外了,虽然没有那么严重,但也不是谁想加入大唐国籍就能加入的。

  至少,在益、交、荆三州中的蛮夷,在大唐强盛了以后,就不好再加入大唐国籍了。

  历史上的大唐完美的向所有人阐释了一遍什么叫做‘今日你对我爱答不理,明日我让你高攀不起’。

  所以大唐如今实际的丁口有四百多万户,可登记造册的却只有三百万户。

  不过三百万户也够用了。依照十抽一的抽丁方式,两户能抽出一个壮丁来,挑挑拣拣,最后应该能组织出一百万兵丁。

  除了京中的守军、各城关的守卒、各王府的护卫、各衙门的役丁,最后应该还能剩六七十万兵丁。

  六七十万兵丁,别说是打现在已经半残的东突厥了,就是将西突厥和吐谷浑拉着一起打也够了。

  不过,李元吉肯定不会动用这么多兵丁去打东突厥,历史上东突厥还算强盛的时候,李世民打东突厥的时候也没动用多少兵马,现在东突厥都半残了,有个十万或者十五万的兵丁就足够了。

  剩下的就暂时留下搞搞基建、种一种粮食、添一添丁吧。待到出征的十万或者十五万兵丁磨砺的差不多了,再从他们中间挑选十万或者十五万过去接替。

  如此往复,有个三五年就能磨砺和挑选出一支能在草原上纵横驰骋的大军。

  东突厥,是李元吉定下的练兵场,可不是真的战场。所以覆灭东突厥很重要,练兵更重要。

  大唐以后要面对的可不止一个东突厥,还有西突厥,还有吐谷浑,还有吐蕃,还有高句丽,还有百济、新罗、林邑、倭国。

  曰本的话,估计永远也没有机会改名字叫曰本了,因为武则天不上位的话,没人赐这个名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