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历史小说 > 彻元 > 32.林彻开蒙了

  景定五年,五月二十二,黄道吉日,诸事皆宜。

  今天,是林彻开蒙的日子。

  从西山回来,吃过早饭,林彻沐浴更衣,换上了一身细麻的青布长袍。

  林府家塾,望着时辰刚好巳时,谢君直细心整理好自己的衣冠,便领着林彻步入礼圣堂。

  这里是祭祀孔子及其门徒的地方。大堂正中有先师孔子行教立像,上悬“万世师表“匾额,像下有石龛、石香炉、石花瓶等,后壁书有“忠、孝、廉、节“四字。

  殿中左右神龛有线雕“四圣“石像:复圣颜子、述圣子思、宗圣曾于、亚圣孟子,殿旁两侧神龛还有十二哲线雕小石像。

  领着林彻三拜孔圣人像,谢君直为面对孔子像的林彻仔细整理身上的衣服,“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,有服章之美谓之华。先正衣冠,而后学礼明智。”

  而后,谢君直再直身恭立于前面向圣人,“彻哥儿,仔细听令,跟着我做。”

  “肃整衣冠,正心诚意,请扶手…高揖…为天地立心…拜…兴。”

  “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…拜…兴。”

  “为万万世开太平…拜…兴,礼成。”

  一行人在换到明伦堂,堂中正摆着一把椅子,左侧也摆了一把。谢君直坐上正中的椅子,林老太爷坐在侧边的椅子上。

  充作司仪的家塾先生让林彻站到堂下先正面谢君直。

  “拜师启智,破蒙授业,事师之犹事父也。蒙童林彻行拜师之礼。”

  “躬身,一拜先生…兴,二拜先生…兴,三拜先生…兴,礼毕,正身。”

  再让林彻转向林老太爷。

  “百善孝为先,孝子之至,莫大乎尊亲。蒙童林彻拜谢祖父。”

  “躬身,一拜尊长…兴,二拜尊长…兴,三拜尊长…兴,礼毕,正身。”

  再把林彻引领到一面牛皮大鼓前,递给裹着红绸的鼓槌。

  “君子之志,当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也。蒙童林彻,击鼓明志。”

  林彻抡起鼓槌,猛击大鼓,鼓声震动大堂,气势磅礴,传出堂外,直入云霄。

  然后林彻回到谢君直身前,谢君直用毛笔蘸朱砂在林彻额头正中点上红痣,“从此耳聪目明,专心致志,当笃实好学。”

  再把一张画着谦卦图案的竹签放到林彻手中,“谦受益,满招损,学海无涯,切勿骄傲自满,需谦虚谨慎,尊师重教,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交有道之人,怀揽过之心,日积月累,必成大器!”

  然后来到一个书案前,拿起一只毛笔,为林彻示范讲解握笔姿势以及书写方法。

  最后让林彻在纸上写下一个字,“人”!

  “人者,天地之德,阴阳之交,鬼神之会,五行之秀气也,天地之心也,五行之端也,食味,别声,被色,而生者也。当有礼,有节,砥身砺行,临大节而不可夺也。”谢君直敦敦教诲。

  仪式到这里便结束了。

  其余人都出去了,剩下师生两个,正式开始讲第一课。

  谢君直了解到林彻其实认得绝大多数的常用字了,便省却了千字文,用论语作为开蒙第一课。

  先带着林彻读了学而一篇,发觉林彻很快就能背诵,这时候谢君直已经习惯了林彻的聪慧,索性开始讲解其中的意思。

  “子曰:‘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’这段的意思是孔子说:‘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,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,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,我也不怨恨、恼怒,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’”

  ……

  就这样讲了半个多时辰,林彻很是无奈的经历着传统文化的再次洗礼,更恐怖的是,谢君直见他毛笔字写的歪歪斜斜,毫无根骨灵气,便布下作业,临帖学而篇十次。

  一天十次。

  近五百个字,要写十次,那就是五千,呵呵,林彻已经没有空想其他的了,除了早晚的武艺练习,其余时间都在写字,吃饭睡觉如厕都尽量压短时间。

  就这样,论语一天一篇,谢君直带着林彻先是背诵,再讲解意思,最后临帖十次。

  第四天,没有讲课,因为谢君直便要离开了,他已经不能再呆下去了,他还有官职在身呢。

  县城北门十里亭,林彻送到这里就该师徒分别了。

  “彻哥儿,就到这吧,往后为师无法在你身侧教诲,你自当勤学勿怠。余话便不再多说,愿你我师徒有早日再见之时。回去吧。”

  谢君直略有不舍,对这个聪慧的学生,很有继续教育下去的欲望。

  “先生的敦敦教诲,林彻一日不敢或忘,先生此去,山高水长,可要多多保重身体啊,可别忘了,您可是答应了做大学堂的山长呢,等建成那天,林彻便亲自去请您,到时您可不准反悔呢。”

  林彻虽然也是不舍,但也是高兴终于可以解放了,和前世读书那会等到放假来临的心情很是相似。

  “哈哈,好好好,那吾就等你大学堂建成之时,好了,时辰不早了,为师尚需赶路,”说完,便转身上了马车。

  马车走远,几个伴当骑着骡子跟随,还有一架牛车,装着林府赠送的石泉春,谷酒蒸制的醉八方,栗子酒蒸制的烧山火,雪盐,白糖,还有其他特产,满满一车。

  最后还有林府派出的四个武师随行护送。

  ……

  林彻回到府中吃过午饭,工匠坊让人来禀报,林彻要的马车,做好了。

  一辆精致四轮的马车,停在院子。

  考虑到是为前往泉州坐乘,一路上山路很多,所以轮宽不到两米,车身略窄约莫一米五六,但是比较长,车厢便有三米长了。

  里面坐上三四个人还是不觉拥挤的,况且林彻还只是个小小的人儿。

  车座也做了改良,座底是一个箱子里面是很多弓臂结构的支撑柱,支撑着座板,可以上下浮动,还铺上了厚实的舒适的坐垫。

  林彻坐在上面,上下蹦跶了几下,有点弹簧床的感觉,很是满意。

  车厢主要是轻木和竹材,尽可能的轻量化。

  整体也很轻便并且结实。

  轮架也如林彻所想做了减震设施,车身相当于悬挂在轮轴上,能够很好的上下浮动。

  前轮装了转向架后也是转动自如,很是灵活,丝毫不显生涩感。

  总得来说,完成了林彻的设想,让人套上马就驶出了府门。

  两匹马拉着这辆新车,很是轻松,在官道上跑的飞起,带起了一路烟尘。

  速度远远超出了后面护卫的想象,赶紧打马一阵风似得追上,不免吃了一嘴的尘土。

  马车到了县城南门,城门口的小吏和弓手望着这从未见过的四个轮子马车,还没等仔细看呢,便神经病一样的掉头往回跑,若不是看到后边的六个骑士,知道这是林家的,肯定要骂出声来。

  到县城打一个来回,六十里地,用了半个时辰多一点,这速度简直了,不比骑马慢多少了。

  下了车,林彻在车身左瞧瞧,又看看,没发现有什么毛病,拉车的马似乎也没感觉到有累的样子,心下很是满意,两百贯的打赏便随手撒了出去。

  吩咐老龚头他们多做几辆,先做一辆和这个一样的,路上好备用,然后其他的做常规的宽度,给林老头也备一辆,免得他出门还要坐慢吞吞的牛车。

  然后便回庆延院读书练字了,虽然先生走了,但是功课还是要做的,尤其是这几天练字练得有点感觉了,学出来的字起码能让别人看懂了,当然要趁着有手感多练习练习。